现在的小朋友,经常看得到窜长,一下高出同龄人一截,长得慢也愁,长得快需不需要关注呢?那肯定是要的,如何科学关注生长呢?小朋友骨龄至关重要。
什么是骨龄?
骨龄,全称骨骼年龄,是骨骼成熟度的衡量指标。
· 实际年龄:从你出生那天算起,过了多少年、多少月。
· 骨龄:通过拍摄左手腕部的X光片,观察骨骼的形态、大小和愈合程度,与标准图谱或评分系统进行比较后,得出的一个生物学年龄。
简单来说,骨龄反映的是小朋友骨骼的生长发生在长骨(如大腿骨、手臂骨)两端的“生长板”(骨骺板)。骨龄直接反映了生长板的闭合情况:
1. 预测成年身高潜力(核心作用):
· 如果骨龄 = 实际年龄,说明生长速度正常,身高潜力正常。
· 如果骨龄 > 实际年龄(骨龄提前):意味着生长板比同龄人闭合得更早,可用于长高的时间变短了。如果不干预,最终成年身高可能会偏矮。
· 如果骨龄 < 实际年龄(骨龄落后):意味着生长板闭合得晚,可用于长高的时间更长。这在某些情况下是好事,但也可能提示其他疾病(如生长激素缺乏)。
2. 辅助诊断内分泌疾病:
· 性早熟:过高的性激素会加速骨骼成熟,导致骨龄明显超前。这是诊断性早熟和判断其严重程度的关键指标。
· 生长激素缺乏症:骨龄通常会明显落后于实际年龄。
·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:也会导致骨龄落后。
3. 评估治疗效果:
· 在性早熟治疗期间,医生会定期复查骨龄。如果治疗有效,骨龄的增长速度会放缓,甚至与实际年龄的差距不再拉大,这说明为身高增长争取了更多时间。
骨骼的“实际发育岁数”。
骨龄是窥探孩子生长潜力和内分泌健康的一扇“窗户”。它就像一个精准的计时器,告诉我们孩子的生长还剩下多少时间。在性早熟的管理中,监测骨龄是评估病情、决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核心环节。
骨龄如此重要,那么检测安全么?这肯定是众多家长关心的,其实它非常安全。拍摄部位是左手腕,远离重要脏器(如甲状腺、性腺)。其辐射剂量极小,相当于在阳光下活动20分钟或坐2小时飞机所接受的背景辐射量,远低于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水平。
在我们小朋友养育过程中忽然超过了平素的生长,出现窜长,我们就要留心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