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肝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NAFLD的疗效和机制研究
一、研究背景
非酒精性脂肪肝(non- 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,NAFLD)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,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,以肝
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蓄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。NAFLD已经成为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,严重危害人民生活健康。目前临床上对 NAFLD还缺乏特效的西药。强肝胶囊由茵陈、板蓝根、当归、白芍、丹参等 16 味中药以中医祛湿化瘀理论组方。本院对强肝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NAFLD的疗效和机制进行研究,现报道如下。二、临床资料
感染科就诊的150例NAFLD 患者纳入本次研究,分为两组,每组75例。
纳入标准:中华医学会制定的NAFLD诊断标准。
排除标准:①药物性肝病患者;②胆道梗阻患者,以及合并肝癌、胆管癌、胃出血者以及胆道、胰腺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;③严重心血管、肾脏和造血系统疾病等患者;④其他不适于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。所有患者参加试验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。
对照组: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口服:每次456mg(2 粒),每日3次
治疗组: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和强肝胶囊,强肝胶囊:每次1.2g(3 粒),每日3次。两组患者均用药3个月。
2组均连续治疗24周。
观察指标:观察治疗前及治疗 3 个月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、肝功能参
数(ALT、AST和 GGT)、血脂(TC 和 TG)的变化,并对血清肝纤维化(透明质酸钠、IV 型胶原和层黏蛋白)指标、氧化应激指标(丙
二醛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、超氧化物歧化酶)进行检测。
三、研究结果
1.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
治疗组治愈22例(29.3%),显效 31 例(41.3%),有效16
例(21.3%),总有效率为92.0%,显著高于对照组(P <0.01)见表1。
表1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
2.两组患者肝功能参数改善的比较
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参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( P <0.01),并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 P <0.01)。见表 2。
表2 2 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
3.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比较
治疗前后对照组血脂 TC、TG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 P >
0.05),治疗组经治疗后 TC和 TG水平显著降低( P <0.01)。见表 3。
表3 2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比较
4.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比较
治疗后两组血清透明酸钠、IV 型胶原和层黏蛋白水平显著降低
( P <0.01),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 P <0.01)。见表 4。
表4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比较
5.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改善比较
治疗前两组血清丙二醛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
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;治疗后两组血清丙二醛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(P<0.01),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P<0.01)。见表5。
表5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改善比较
四、研究结论
目前 NAFLD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,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均较复杂,胰岛素抵抗(IR)、氧化应激与脂质过氧化物可能是其病因的关键环节,其他因素如瘦素、脂联素、抵抗素、肿瘤坏死因子等多种脂肪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、炎性改变及纤维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中医无“非酒精性脂肪肝”的病名,根据症状属中医“积聚”、
“胁痛”、“痞满”、“痰浊”等范畴。痰、湿、瘀为本病病因病机的关键。情志失调则肝气郁滞,气滞则血瘀,痰瘀互结,阻滞肝络。肝郁脾虚,痰瘀交阻乃本病之主要病机。
强肝胶囊由黄芪、丹参、当归、白芍、郁金、党参、黄精、泽泻、
地黄、山药、山楂、神曲、茵陈、秦艽、板蓝根、甘草等 16 味中药祛湿化瘀理论组方。方中以茵陈、板蓝根二药为君药,具有清热祛
湿解毒之功效;以黄芪、党参、山药为臣药,具有健脾益气扶正之
功效;郁金、丹参理气化瘀,生地、黄芩清热益阴,当归、芍药养血
柔肝,山楂、神曲健脾和胃,秦艽、泽泻利水渗湿,祛浊泄热,共
为佐药,甘草为使药。因此,强肝胶囊适应于“肝郁脾虚,痰瘀交
阻”病机特点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。强肝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NAFLD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,对于抑制肝脏纤维化以及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作用更显著。
参考文献:姚仲彩,李红山.强肝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 NAFLD 的疗效和机制研究[J].中国现代医生,2011,49(18):5-7.